武漢肺炎-新型冠狀病毒

  • 2020-01-30
  • 984

關於武漢肺炎的細況


2019-nCoV是新品種冠狀病毒,與蝙蝠的冠狀病毒SARS病毒相似
它造成的疾病稱為武漢肺炎,與SARS相比 , 目前已知(lancet):
#重症率較低: 3~4%(中國國衛院), SARS: 9.6%
#傳播力較高:傳染係數:R0:3.8, (SARS: 0.49)
#潛伏期:最長14天, 平均5-7天
#傳播途徑: 接觸, 飛沫, 動物接觸, *眼結膜(未證實傳染方式, 有可能是一般粘膜接觸),
#常見症狀: 發燒>37.3(98%), 乾咳(76%), 四肢無力(44%), 呼吸困難(55%),
#少見症狀: 痰(28%), 頭痛(8%), 咳血(5%), 腹瀉(3%)
從咳嗽到喘:平均八天
#重大相異處: 無發燒及潛伏期即可能有傳染力(暫定)
不過基於目前所知道的病例太少,目前病毒的傳播途徑、感染表現跟潛伏期都還是推估,詳細還需要更多專家釋疑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防疫: #最大的挑戰在於無發燒及潛伏期之病人亦可能有傳染力,因此防疫務必做好做滿

(1)最重要的是「#不要隱匿旅遊接觸史」,如果真的有感染疑慮,延誤診斷並不會讓疾病消失,反而會讓自己的治療受到影響。相對的,願意提供正確詳細的旅遊接觸史的患者,都是值得鼓勵跟尊重的。
請大家多關心身邊親友是否有相關的接觸旅遊史之情形, 關心親友也是保護自己。

(2)預防接觸:「#請盡量少去公眾場合」「#輕症不去醫院
當時台灣SARS的患者裡,有相當比例是在醫院得到的,在這樣非常時期,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,一方面減少自己被傳染的風險,另一方面讓醫療能量能留給緊急狀況。(我個人這幾天上急診班的心得: 輕症還是一直來啊ORZ)

非必要請勿前往中國全區:在中國由於動物傳染的可能性仍有,除了一般防疫外,請不要接近動物屍體含生肉生蛋市場等地

(3)預防接觸:「#出入公眾場合及醫院戴口罩
#一般民眾#外科口罩,(不建議N95:穿戴不適容易染污, 在流感研究上N95被認為防疫效果與一般外科口罩相同(JAMA),武漢肺炎雖然不同病毒株,但病毒大小傳播方式相似), 其他種類之口罩均不背書
#合格之外科醫療口罩均有衛福部之「醫療器材許可證號」衛部(署)醫器字第__號
#戴口罩的時機:發燒或呼吸道症狀, 出入醫療院所, 出入通風不良的擁擠密閉空間, 本身有慢性病
#口罩的戴法:有顏色的在外面,有金屬片的在上方,口罩蓋到下巴遮住口鼻,沿著鼻型壓緊上方金屬片
#口罩的脫法: 從耳掛之鬆緊帶處移除,內側(白色)向外側折,丟棄後洗手
#口罩的使用時間:6~8小時

(4)破壞病毒: 多洗手沒事,沒事多洗手,不要讓未消毒的手碰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。
#肥皂洗手: 停留大於20秒
#75%酒精乾洗手: 未有明顯髒污時
#紫外線或56度C加熱大於30分鐘
#環境消毒:漂白水1:64稀釋(美國CDC), 1:100稀釋(SARS台灣疾管署)
#洗手的方法

(5)結膜感染: 中國防疫專家發現,但並未證實,有可能與一般粘膜接觸相同
#一般民眾:貫徹接觸眼口鼻前洗手
#近距離接觸(患者會對小於一公尺著你的臉大咳嗽): 護目鏡

(6)量測體溫: 目前疑似沒有發燒時即有感染的可能及傳染力,
研究報告: 98%的患者體溫37.3度以上,但涉及統計學降低標準後篩檢是否仍有意義
目前疾管署仍建議將發燒標準定為 #耳溫38度
而各醫院也有可能自行拒情況調整發燒標準
#量測體溫仍是重要的防疫方法

(7)建議施打流感疫苗,流感疫苗對武漢肺炎無效, 但武漢肺炎初期與流感症狀相似, 感染流感增加就醫而接觸之風險, 也增加必須近一步評估的不便, 降低自己感染流感的機率, 就多保護自己遠離武漢肺炎一步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我有症狀了怎麼辦? 

● 確定病例接觸者:居家隔離
● 無症狀且有湖北省旅遊史:居家隔離
● 中港澳入境且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:避免外出,如需外出配戴口罩,早晚量體溫
● 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:避免外出,如需外出配戴口罩,早晚量體溫
● 中港澳入境且無症狀:外出配戴口罩,早晚量體溫
● 懷疑有接觸旅遊史且兩週內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,請撥打1922,根據指示戴口罩到建議醫院檢查
#咳嗽時戴口罩還要離人一公尺以上。(飛沫傳染的風險距離是一到二公尺,距離一公尺以上感染力下降)
#無以上接觸史且症狀輕微:請盡量減少輕症就醫,避免暴露風險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武漢肺炎病毒並無疫苗也無專治藥物,僅能支持性療法,正常飲食作息、營養均衡、睡眠充足……,都是增加免疫力的做法,請留心趁這個時候推銷奇怪免疫神藥、消毒神藥、仙丹靈水之類的商人,花錢事小傷身事大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轉載自Facebook #抓住那個醫生 及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

Share This Post: